和歌山市加太町的淡嶋神社(嶋:音同島),是日本約1000座淡嶋神社、粟島神社、淡路神社的總本社,以求良緣、身體健康而知名;不過讓淡嶋神社聲名大噪的,是境內供養的上百尊「雛人形」,栩栩如生面、無表情地站在正殿周圍,讓來者不由自主地背脊發涼、渾身不安。

淡嶋神社以求良緣、身體健康聞名 可針對婦科病與安產祈願
相傳神功皇后(170年~269年,第14代天皇仲哀天皇的皇后)當年親征朝鮮回國之時,於海上遭遇大風浪,危急之際向上蒼祈願,最後船隻安全停靠在現代加太町附近的友之島。島上自古即有少彥名命與大己貴命的供奉信仰,神功皇后為答謝救命之恩,便將所得寶物供奉給兩位神明。多年後,神功皇后之孫仁德天皇來到友之島狩獵,聽聞這段故事後,便將兩位神明移到對岸的加太町,並創建了淡嶋神社。

淡嶋神社主祭神有三柱,分別是掌姻緣的大己貴命(大國主命)、掌醫藥健康的少彥名命,和息長足姬命(神功皇后),因此成為知名的求良緣、身體健康的多功能神社,另針對「為女性降福」而衍生出婦科病和安產的祈願,自古以來即備受信仰。

栩栩如生的人形眼神逼人 令到訪者背脊發涼坐立不安
淡嶋神社最驚人的景象,是正殿外圍迴廊上站好站滿的數百尊人形(人偶),這些人形造型逼真、彷若真人,卻面無表情直視前方,來訪者自走進神社起,一路就被這些人形直勾勾地緊盯著。

走到正殿前,看清楚這些人形後,心中自然生出敬畏與惶恐,現場瀰漫著詭譎的氛圍,即使是盛夏中午時分,也令人背脊發涼。常看恐怖片的Tony,在現場不免有諸多聯想,一時間大氣都不敢喘一下,更無法與人形對視超過10秒,實在是自覺難以承受人形突然瞟眼過來的驚嚇啊~

女兒節雛人形安置於神社供養 舉辦儀式火化結束一生牽絆
日本每年3月3日是女兒節(雛祭り),許多家庭會擺設華麗的階梯式人偶舞台,祈禱藉著人偶來代替家中女兒忍受病痛及穢氣,這些人偶稱為「雛人形」。當雛人形不再被家庭需要時,日本人覺得將之當作垃圾直接丟掉會太殘忍,所以必須帶到神社寺廟供養,此習俗據說就是發祥於加太町的淡嶋神社。

人們將人形帶至神社事務所,繳納一定金額的供養費後留下人形,後續則交由神社處理。每年的3月3日,淡嶋神社會將400多具已供養一段時間的雛人形,分3艘木船運載漂流於海上,此儀式稱為「雛流し」,藉此雛流神事來化消雛人形的靈氣。雛流し儀式結束後,會將木船拉回岸邊點火焚燒,讓人形在神社中的供養期劃下句點,並結束這一世的牽絆。

相傳以前德川家每逢有公主出生,都會奉納一對雛人形到淡嶋神社,祈求公主健康成長,這類等級較高、較具歷史意義的雛人形,與一般被民眾抛棄的雛人形不同,它們會一直擺置於正殿內部,做為奉納給神明的禮物。據統計,日本各地每年送到淡嶋神社供養的雛人形將近3000組以上,這些雛人形平日會暫放於倉庫中,等待安排分批進行供養,結束供養期後再舉辦儀式火化。

除了人形 也供養有「臉部圖案」的玩偶或擺飾約兩萬尊
日本有一派信仰,認為家中有「臉部圖案」的玩偶或擺飾,與人們相處久了自然會產生靈氣與情感連結,若因故無法再放置家中,必須帶到神社供養做為安撫,不能隨意丟棄。淡嶋神社除了雛人形之外,也接受供養有「臉部圖案」的玩偶或擺飾,數量很龐大,估計總數約有2萬具。

兩萬具玩偶、擺飾就集中在神社境內的空地上供養,神社採取的是自然供養狀態,長期日曬雨淋後,原有的玩偶外觀開始斑駁髒污,表情也彷彿漸漸充滿哀傷與怨恨。失去光彩的人偶擺飾,看起來充滿悲傷與不甘,也難怪須供養在神社中,化解負面的靈氣。

寶物殿的人偶頭髮會增長 造訪者請尊重當地習俗勿態度輕浮
淡嶋神社的寶物殿,收藏許多神社的珍貴文物,信眾須支付300円料金才能入內參觀。相傳寶物殿地下室,曾安置著一具頭髮不斷增長的人偶,此人偶平時不對外開放,而且一直是淡嶋神社的神秘傳說,這件事曾在日本轟動一時,淡嶋神社的官網有人偶的照片,有興趣者請自行上網觀看。

淡嶋神社供養人偶的習俗,在提醒世人惜物愛物。此獵奇景象,近年來吸引不少網紅和遊客爭相前來參拜(探秘),Tony在此要提醒所有來者,身處社境之內,言談舉止須懷抱莊重,切勿輕浮,尊重當地習俗就能平安順心。

小常識來一波:日文的「奉納」與「供養」意義相近,但本質有些差異
日文中的「奉納」,意指向神明或佛祖獻上物品或舉行儀式,以取悅神佛的行為。例如賽錢箱上標示「奉納」表示捐款、稻荷神社的信眾捐款買鳥居「奉納」給神明而形成千鳥居。
